特朗普再次执掌白宫蜗牛配资,全球目光都聚焦在他对华政策是否会变本加厉。果不其然,新官上任才两天,他就急不可耐地召集日本、澳大利亚和印度三国外长,重启了沉寂多时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。
这个由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2007年提出的构想,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被玩出了新花样。其核心思路就是打造一个环绕中国的战略包围圈,从东北亚的日本到南亚的印度,形成军事、经济、政治的全方位围堵。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时,澳大利亚的跟风制裁、印度在中印边境的挑衅、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动作,背后都有美国在穿针引线。如今特朗普卷土重来,更把菲律宾也拉入阵营,让东南亚都成为其印太战略的棋子。
面对这一局面,中国早有准备。就在特朗普就职前两周,印度尼西亚正式成为金砖国家组织的第十个成员。这步棋可谓先发制人,在特朗普布局前就打开了局面。
展开剩余75%作为东南亚第一大国,印尼拥有2.8亿人口,位居全球第四,GDP总量超过1.4万亿美元,经济增速常年保持在5%以上。这个横跨马六甲海峡和南海要道的国家,不仅资源丰富,制造业潜力巨大,更奉行百万朋友零敌人的务实外交蜗牛配资,与东西方都保持着良好关系。中印尼合作更是硕果累累:雅万高铁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,自2023年10月开通以来,已运送旅客超800万人次,将雅加达到万隆的行程缩短至40分钟,带动沿线经济发展。中国投资建设的港口、水坝、经济特区等项目,更让印尼基础设施焕然一新。
加入金砖后,这些合作将如虎添翼。印尼丰富的矿产资源,特别是镍矿、电子元件和电动车电池,正好满足中国绿色产业需求。同时,金砖平台也能帮助印尼拓展出口渠道,减少对西方市场的依赖。随着中东国家纷纷加入金砖,印尼作为穆斯林大国,更能在这一平台上发挥独特作用。
金砖的发展历程充满戏剧性。从2009年巴西、俄罗斯、印度、中国四国起步,到2010年南非加入形成金砖五国,再到2024年1月埃及、埃塞俄比亚等五国同时加入,规模迅速壮大。虽然阿根廷因政府更迭退出,但印尼新总统普拉博沃上任后立即调整政策,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从伙伴国到正式成员的转变,足见其战略决心。
反观特朗普重启的四方安全对话,内部早已裂痕重重。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%关税的举措,直接导致原定峰会流产。更讽刺的是,特朗普还威胁要对支持金砖的国家加征10%关税,将矛头直指中俄。而与此同时,金砖国家GDP总量已占全球35%,人口接近世界一半,普京更直言其影响力已超越G7。
印尼的加入对东盟格局影响深远。作为区域最大经济体,印尼的话语权将带动整个东盟提升国际地位。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,中国的战略回旋余地因此扩大。而菲律宾等国家在制定政策时,不得不考虑周边国家的态度变化。
从长远看,金砖扩员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。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让传统盟友心寒,印度开始转向上合组织,中俄互动日益密切。印尼选择加入金砖不是对抗西方,而是基于国家利益的务实选择。在西方支持以色列引发穆斯林世界不满的背景下,金砖国家成为印尼拓展外交空间的重要平台。
正如印尼学者所言,这一决策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智慧,既规避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,又开辟了与中东、非洲的合作新渠道。中国在这场博弈中没有大张旗鼓,却通过扎实的合作网络,悄然改变了地缘政治的天平。
发布于:天津市永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